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时政要闻
新闻资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国之重器有哪些?

  国之重器立足于国,铸就于党,造福于民,不仅事关国运国脉,而且关乎民族兴衰。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国之重器,强调国之重器一定要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深入学习这一系列重要论述,对当前和今后工作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最关键最核心的技术要立足自主创新、自立自强。核心技术是国家安全发展的重要支撑,是国家总体战略布局的关键命门,不仅对夯实国家基础性工程建设、提高国家社会发展程度和人民生活水平具有十分突出的重要作用,而且对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新中国成立以来,党领导人民从一穷二白到一路攻关,实现了各种关键核心技术的不断突破,不仅为我国经济的繁荣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进步提供了重要保障,而且也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提供了重要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是国之重器、国之利器,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必须依靠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一个国家是否强大不能单就经济总量大小而定,一个民族是否强盛也不能单凭人口规模、领土幅员多寡而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科技为先。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增强了综合实力,奠定了国际地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命安全和生物安全领域的重大科技成果也是国之重器,疫病防控和公共卫生应急体系是国家战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一些疫病的发生,对我国和全球的稳定与经济发展造成了很大影响,妥善应对这些问题,必须依靠科技创新,造就一批该领域的重大科技成果,使之成为在重要时刻发挥关键作用的国之重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装备制造业是国之重器,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要提高竞争力,要靠实体经济,装备制造业是为经济各部门进行简单生产和扩大再生产提供装备的各类制造业,是工业的心脏和国民经济的生命线。从历史上来看,我国的制造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单一行业为主到全行业覆盖、从进口产品到自主研发的发展过程,这为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稳健的基础。此后,我国装备制造业进入快速发展期,大型成套机械设备、电气设备、工程机械等优势细分领域逐渐步入发展成熟期。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装备制造业开始将智能化手段融入其中,并且使得装备制造业开始进入从传统设备提供到多元智能化系统发展的战略转型阶段。国家的强大,离不开制造业的强大,装备制造业的强大是我国由“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的坚实根基,是提升我国工业实力和经济实力的国之重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天眼”是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观天巨目、国之重器,实现了我国在前沿科学领域的一项重大原创突破。“中国天眼”作为世界上目前口径最大、最精密、最灵敏的单天线射电望远镜,从1994年提出构想到2016年启用,再到2020年经过国家验收正式运行,历时22年,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与世界现有最大口径望远镜相比,综合性能提高了十倍。其全新的设计思路,得天独厚的台址优势,不仅开创了建造巨型射电望远镜的新模式,体现了我国高技术创新能力,而且为众多基础研究领域提供了实现突破的机遇,在国防建设和国家安全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的建设与发展,将推动众多高科技领域的发展,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将推进西部经济的繁荣和社会进步,是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科技创新、体现科技实力的国之重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三峡工程是国之重器,是靠劳动者的辛勤劳动自力更生创造出来的。2020年,三峡工程完成整体竣工验收。从孙中山提出“以水闸堰其水,使舟得溯流以行,而又可资其水力”的伟大设想,到毛泽东题写“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的磅礴诗句,再到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兴建三峡工程的决议,至正式开工建设,三峡工程建设圆满画上句号。三峡工程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宏伟的水利工程,承载着党治水兴邦、为人民谋幸福的价值追求。三峡工程的成功建成和有效运转,使多少代中国人开发和利用三峡资源的梦想变为现实,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的重要标志,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优越性的典范,是中国人民富于智慧和团结奋斗的典范,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时代路标,是凝聚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国之重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港珠澳大桥是国家工程、国之重器。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创下多项世界之最,非常了不起,体现了一个国家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奋斗精神,体现了我国综合国力、自主创新能力的进一步提升,体现了勇创世界一流的民族志气。港珠澳大桥全长55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在整体设计和关键技术上全部自主研发,解决了许多世界级难题,填补了多项研究空白,集中展现出了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这一工程史无前例地将粤港澳紧密连在一起,为粤港澳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这座大桥不仅是“一国两制”伟大实践下的新里程碑,更是对中国力量、中国优势的生动诠释,是连接内地与港澳、中国与世界、历史与未来的国之重器。

  纵观我们党百年来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党领导人民铸就的国之重器体现了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我们必须用好这些国之重器,使之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更好地服务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孙道壮)


来源:学习时报

版权所有:中国生产力学会循环经济促进委员会
Copyright © 2013 - 2020 cpcenet.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6000397号-2
办公地点: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27号工信部大院1号楼  办公室电话:(010) 68207614
邮箱:capsxcw@126.com  传真:(010) 68207614